現在,整個養殖行業的不景氣和肉食品消費持續低迷態勢,綜合分析看來,明年的養殖形勢仍不看好!筆者綜合國內外大環境,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繼續進入攻堅階段;那么作為大經濟的畜禽養殖業來說,明年的形勢利好因素不多,但是,危害養殖業發展的因素也很少!在這些影響養殖業發展的因素里,最大的還是持續加大的“食品安全”問題!這是明年養殖業的最大挑戰和經營風險!
因為,明年國家開始加大對養殖業規范生產的檢查力度,并上具體的監管措施!這是因為影響養殖業的食品安全問題,經過這兩年的各種專家報告會、行業現身說法、一些專業媒體的正面報道和政府也開始綜合考量,那種把養殖業的食品安全問題全歸咎于獸藥廠、使用抗生素和藥物殘留超標等聚焦到“藥”的問題,已經越來越清!那就是,獸藥行業經過這幾年的整頓與規范,以及下一步更加嚴格監管和執法,目前已經開始走向良性的發展軌道。
反而,那些打著抗生素替代品、純植物提取、無抗新型獸藥、微生態制劑、新型飼料添加劑等的非獸藥文號,卻坐獸藥之實的各種添加劑成分,在經營市場和養殖市場造概念去迎合使用者,這是最大風險之一。因為它們是不可控的,產品里組分較多,獸藥監管不好評價;里面成分按廠家說的,我們養殖企業也無法控制,養殖使用又不明確;所以,這些不明確、不確定性的東西,是養殖企業食品安全明年面臨的巨大不確定風險!特別是這個風險一旦發生,對我們食品養殖業的影響和品牌聲譽將是致命性的!這些案例,2015年發生的也不少,這些悲劇性的企業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!所以,那些國外老牌、大型養殖企業,始終不用中藥、始終不用植物藥、始終不用很多企業宣傳那些新型添加劑,除非是自己生產和全程掌控的;除非你提供國際一流的權威檢測機構的證明,證明你是可控的、安全的,但是這一種情況很少;只有那些原創技術的大企業,有實力去做這方面的工作。
這也是為什么國內把抗生素“妖魔化”這么厲害的情況下,外資、合資和國內的大型養殖企業還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不僅僅抗生素是現代規模化、集約化、高密度飼養條件下的防病、治病無法替代的投入品,也是它規范生產和規范使用下,最能保證食品安全的一個獨特優勢的品類。因為對真正規范的抗生素獸藥的生產來說,其產品成分通常是1-2種明確結構和檢驗標準的藥物加輔料構成;而且這其中,絕大部分產品還是一種藥物加輔料構成,非常簡單和明確。而且,這樣的產品,通常國內外都有基本一致的法定檢測和控制標準,不僅能明確到成分和量是多少,還能控制它在動物機體內的代謝和殘留。所以說,什么叫食品安全,對我們養殖業來說,成分明確、有法定標準、完全可控的高質量獸藥,再加上我們廣大養殖者的規范使用,就可以生產并確保向消費者提供 “安全的食品”!
而對那些組成復雜的、無法定標準的、無法完全控制的、具體成分又說不清道不明的、只能憑借模糊和不可靠的信任“模糊”使用的所謂“藥物”,食品安全方面出問題那是遲早的事!不發生,那是幾率還沒有輪上;發生了,那是必然的!
因此,新食品安全形勢下的抗生素替代品、中獸藥、植物提取物、功能性添加劑等養殖業投入品,必須得產品質量和成分明確、成分可控和使用標準明確,否則,無法保證食品安全!當然,對那種自己建廠或兼并廠家進行完全可控的生產下的使用,那是集團或體系內部的事情,風險可控,是安全的!
(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:獸藥藥理與處方技術)